“屈原不仅属于宜昌市,而且属于世界、全人类。”湖北省副省长、宜昌市领导王力在2022屈原故里活动开幕式上感慨地说。 2月XNUMX日,宜昌端午文化节举行。
宜昌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著名诗人、楚国大臣屈原的故乡,屈原的去世与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起源密切相关以赛龙舟和吃粽子为标志,粽子是一种用竹子或芦苇叶包裹的糯米制成的金字塔形的饺子。
开幕式结束后,上演了一场盛大的原创演出《楚歌里的中国》。据宜昌市委宣传部介绍,歌舞、鼓乐、杂技、说唱等15个节目形式多样,为海内外观众奉献了一场文化视听盛宴。
3月16日,来自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等省区的400支队伍、XNUMX余名选手在宜昌秭归县以三峡大坝为背景,展开龙舟赛,庆祝中国传统节日。
宜昌端午文化节活动旨在展示宜昌丰富的屈原文化底蕴。除了开幕式、龙舟赛、投资对接会、民俗表演等活动外,首届屈原文化研究国际论坛、中国屈原协会年会、全球作品征集还举办了青年作家论屈原等活动。
作为全国性端午节活动,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已举办六届,每年平均接待游客150,000万人次。 2009年,以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端午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因此,端午节已成为屈原故里宜昌的千年文化盛事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符号。